首页 资讯 正文

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之重器”!强磁场科普活动在华科大举行

体育正文 14 0

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之重器”!强磁场科普活动在华科大举行

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之重器”!强磁场科普活动在华科大举行

极目(jímù)新闻记者 李碗容

“这些复杂(fùzá)的线圈(xiànquān)是怎么绕制的?”“世界各地的科学(kēxué)家(kēxuéjiā)都能来这里做实验吗?”2025全国科技活动周前夕,5月23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举办的强磁场科普活动在华科大举行。中心主任李亮教授带领100余名中学生(zhōngxuéshēng)一同探秘“国之重器”,在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

“今天我来带领大家看看,磁场是(shì)怎么产生的、怎么测量的、又有些什么用。”中心主任李亮教授(jiàoshòu)在(zài)参观开始前对同学们说。电生(diànshēng)磁、磁生电,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yǐngxiǎng),形成了自然界中一股强大的力量。“科学家们对磁场的强烈追求是无止境的,越能达到极端条件,越能带来更多实验条件。”李亮教授在脉冲强磁场国家(guóji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模型前介绍。

他结合国家脉冲强磁场(qiángcíchǎng)科学中心的实际设施情况,他深入浅出地为(dìwèi)同学们(men)解释脉冲磁场电源如何在短时间内产生强磁场、法拉利对电磁学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在实验室的设施与用途(yòngtú)。在场的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李亮的讲解,“之前(zhīqián)不太了解这个领域,但听了李教授(lǐjiàoshòu)的讲解后,我对强磁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华科大附属中学高一学生向品臣说。

“知识传播不应被实验室围墙(wéiqiáng)所局限。”李亮教授在介绍科普装置时介绍,团队既追求科技创新,也(yě)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zhuǎnhuà)为全民共享(gòngxiǎng)的科学养分。“目前展示的科普互动装置均由中心师生设计制作。我们希望公众能够通过沉浸式体验这些科普展品,培养科学思维,从而(cóngér)营造热爱科学的社会氛围。”

高温超导体材料在(zài)液氮中冷却后置于永磁轨道上方,瞬间实现悬浮稳定(wěndìng)运行的神奇现象引发阵阵(zhènzhèn)惊呼。“太神奇了!知识变得鲜活(xiānhuó)起来!”在“神奇的超导磁悬浮”展台,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学生林佑伯(línyòubó)激动地说道。在“电磁炮模型科普”展台,来自华科大附属中学(fùshǔzhōngxué)的同学们屏息凝神,专注调整(tiáozhěng)发射角度,感受电磁弹射的力量。一旁来自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博士生蔡梦豪也为同学们耐心讲解了实验原理。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le)(le)磁悬浮陀螺、神奇的(de)冷冻魔法、可编程磁显示与擦除、特雷门琴、磁流体音响等近20个互动体验展台,吸引学生(xuéshēng)们纷纷动手尝试,亲身感受科学的乐趣。“今天的参观之后,我知道了我们国家在很多领域从以前的‘跟跑’变成了‘领跑’,完成了很多世界第一(dìyī)的项目,我感到(gǎndào)非常自豪!”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的沈杨越同学表示。

据悉,本次科普活动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基础(jīchǔ)研究与科学(kēxué)(kēxué)传播(chuánbō)专业委员会(wěiyuánhuì)的首秀。专委会秘书长、华科大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潇潇介绍,“专委会以华科大为牵头单位,致力于(zhìlìyú)搭建基础研究与公众认知的桥梁。本次科普活动既(jì)是首秀更是宣言。我们将积极构建‘科研-传播-育人’的生态闭环,联合大科学装置编制《中国基础研究与科学传播发展报告》,开展‘冷板凳科学家传播计划’,持续释放科普势能。”

更多(duō)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qǐngwù)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百余名中学生探秘“国之重器”!强磁场科普活动在华科大举行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