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社区达人义务教居民学剪纸技艺

体育正文 210 0

社区达人义务教居民学剪纸技艺

社区达人义务教居民学剪纸技艺

剪刀在红纸上灵巧游走(yóuzǒu),纸屑如雪花般飘落(piāoluò)……6月27日上午,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紫薇希望城社区活动室里传来(chuánlái)阵阵“咔嚓”声,延川县非遗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锋,正在义务教授居民们剪纸技艺。

社区(shèqū)达人义务教居民剪纸技艺

“注意看,先在空白处扎眼(zhāyǎn)……”42岁的(de)王锋手持红纸示范,剪刀在他指间灵活舞动,转眼间,一个线条复杂的“廉”字便跃然纸上。居民们惊叹不已,不约而同地(dì)举起手机记录这精彩的瞬间。

本次活动以“廉”为主题进行(jìnxíng)剪纸教学,“剪纸不仅是手艺,更是一种文化(wénhuà)的传承。”他一边(yībiān)指导居民一边说。现场,还摆放着他的多幅剪纸作品,“孝行天下”中,孩子给(gěi)老人捶背的场景惟妙惟肖;“富贵有福”里的花儿栩栩如生;造型独特的水壶剪纸,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王锋的精湛(jīngzhàn)技忆……

红纸在居民们(men)手中翻飞,一个个“廉”字(zì)逐渐成形。80岁的(de)拜先生是现场最年长的学员,在王锋手把手的指导下,老人最终完成了(le)一个工整的“廉”字。“这是我(wǒ)第一次剪纸,这个作品我很满意。”拜先生兴奋地说,这样的活动真好,既学了手艺,又受到了教育,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居民王先生用了20多分钟完成作品后感慨道:“每一剪刀都在提醒我们要廉洁自律(liánjiézìlǜ),这样的教育形式(xíngshì)既生动又深刻。”

他曾剪出1700对(duì)形态各异的纸蝴蝶

王锋与剪纸的缘分要追溯到(zhuīsùdào)8岁那年。“那时候奶奶教(jiào)我剪窗花(chuānghuā),邻居们都夸我剪得好。”回忆起往事,王锋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这份最初的认可,让他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埋下了传承的种子。

长大后,他以(yǐ)剪纸谋生,作品类型(lèixíng)丰富多样。与生活相关的比较多,比如结婚、乔迁用的剪纸,还有肖像类型的剪纸;其次是定制类型的,根据(gēnjù)顾客需求创作,像“大展宏图”“沁园春·雪”等;还有一些参加(cānjiā)比赛的作品。他技艺娴熟,先后用坏几十把剪刀(jiǎndāo),最快用时1分钟剪一个喜字或者荷花(héhuā)造型,耗时最长的是用21天完成了1700对蝴蝶的订单,而且,每一对蝴蝶的样子各不相同。

这些年,他多次进社区、进校园,义务给大家教剪纸(jiǎnzhǐ)技艺,希望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然而,这条传承之(zhī)路并非一帆风顺。“父母最初(zuìchū)很不理解,觉得这不是男人该干(gàn)的(de)正经工作。”王锋回忆道,后来,看到他通过剪纸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获得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父母的态度逐渐转变,如今成了他坚定的支持者。

活动结束时,居民们的(de)作品(zuòpǐn)铺满了长桌(zhǎngzhuō),有的居民还围在王锋身边让剪喜字剪纸,然后自己拿回家去练习。社区工作者侯祎蓉(hóuyīróng)表示(biǎoshì),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达人资源,将剪纸和社区教育相结合,让居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手艺、接受了教育,可谓(kěwèi)一举两得。“我们正在建立‘社区达人资源库’,希望能让更多像王锋这样的能工巧匠走进社区,为辖区居民带来更多优质的服务。”侯祎蓉说。

文/图/视频 记者 姬娜 实习生(shíxíshēng) 冯冠如

社区达人义务教居民学剪纸技艺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