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同安区大同街道田洋村:文旅出圈 网红村探索长红路

体育正文 172 0

同安区大同街道田洋村:文旅出圈 网红村探索长红路

同安区大同街道田洋村:文旅出圈 网红村探索长红路

  1.5公里的条形花海是田洋村最新的文旅招牌。眼下,粉白交织的波斯菊竞相绽放。  (通讯员 黄维明 摄)

  甘蔗是田洋村重要的经济作物,如今更成为农文旅发展的抓手。图为村民采收甘蔗。(通讯员 夏海滨 摄)

“这些外国娃娃一来,食堂比过年(guònián)还热闹!”田洋村金枝阿嬷(āmā)笑眯眯地说——端午节前夕,厦门一所国际学校的留学生队伍走进同安区大同街道(jiēdào)田洋村,在“爱拼食堂”与老人们(rénmen)共迎佳节。留学生们亲手制香包(xiāngbāo)、炒米粉,休息间隙还用非洲鼓演绎闽南歌,深度体验乡土风情。

这场跨越国界、跨越年龄、跨越城乡的(de)相遇,正是(zhèngshì)田洋村从“城中村”蝶变为(biànwèi)“网红村”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田洋村乘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东风,强化(qiánghuà)党建属性、优化生态治理、美化村容村貌,接连打造了“甘蔗哥”“爱拼食堂”“田洋花海”等乡村振兴载体,每到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村集体经济收入(shōurù)实现大幅增长,曾获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róngyù)。

生态颜值变为经济价值(jiàzhí)

提起田洋村,许多(xǔduō)人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shì):去看花海。这个坐落于西溪(xīxī)沿线的村庄,长达1.5公里的条形花海是最新的文旅招牌。眼下,粉白(fěnbái)交织的波斯菊竞相绽放,斑斓色彩与清澈见底的溪水交相辉映。

早在去年春天,田洋花海一经推出就火爆“出圈”,日均(rìjūn)人流量过万。这股文旅热度,在今年春天随着花朵盛开(shèngkāi)而再次激活。

“生态颜值变成了经济价值,村民们都很高兴。”田洋村党委书记(dǎngwěishūjì)、村委会主任陈水让介绍,田洋花(huā)海(huāhǎi)所在区域,过去只是一片荒地。如今以波斯菊为主的花海(dehuāhǎi),采取分批种植的方式延长花期,观赏期从3月持续至6月,周边还有油菜花、柚子花等争相盛放。未来,将致力打造“四季有花、一步一景”的美丽(měilì)乡村图景。

近些年,借着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契机,田洋村立足3.7公里西溪生态水系资源禀赋,合理打造沿岸景观廊道(dào)、滨水慢道、生态堤岸,切实推动(tuīdòng)西溪流域整治。去年,该村与区属国企城建公司共(gòng)同打造田洋西溪生态产业链,推出“溪游同安”项目(xiàngmù),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成效(chéngxiào)初显。2024年五一试运营期间,共接待游客3.44万人次,为相关片区(piànqū)增收59万元。

就在花海边(hǎibiān),“溪游同安”项目带来丰富的休闲玩法。在水上,单人皮划艇挑战平衡力,天鹅船可双人同乘(tóngchéng),水上自行车需多人协作;在岸边,广阔的草地可野餐(yěcān)、泡茶(pàochá),一顶顶露营天幕供人休憩;在儿童区,蹦床、旋转木马、太空穿梭机、超大(chāodà)充气城堡够孩子玩上一整天。

文旅融合(rónghé)释放发展动能

在田洋村(tiányángcūn)看来,以花海等方式吸引人流、打响名声,只是第一步。

甘蔗(gānzhè)是田洋村最(zuì)重要的经济作物,有上百年种植历史。这也成了田洋村探索农文旅(nóngwénlǚ)融合发展道路的基础。如今几乎每周都有团建和研学队伍进村,他们在此砍甘蔗、扛甘蔗、榨甘蔗,感受难得的田园乐趣。从岛内组团而来(érlái)的游客谢秀云说,这是个环境好、人热情、玩法多(duō)的好村庄,值得一来再来。

作为田洋村的“一村一品”,村中甘蔗品种(pǐnzhǒng)多样(duōyàng),每年销售期可达(qīkědá)6个月,研学团建服务得以常态化运作。田洋村还邀请台湾乡村振兴专家、美术学院学生等共同(gòngtóng)打造“甘蔗哥”形象(xíngxiàng)IP;推出村歌《甘蔗歌》MV,打造“甘蔗文化节”,致力于把特色产业变成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shàng),田洋村依托村企(cūnqǐ)共建,盘活闲置古厝,打造数千平方米的手工创意空间。一批艺术创作者在此设立陶艺、版画等工作室,给游客创造了研学体验的好去处,更成为村民们共同致富的好项目。

大同街道办事处副(fù)主任徐婉妮表示,田洋村今后将继续丰富体验内容,让大家愿意来、来了愿意停,让“网红”变“长红(zhǎnghóng)”。

乡村课堂(kètáng)激活振兴引擎

透视田洋村的发展(fāzhǎn)历程,有一个离不开的关键词:党建引领。

在村中,三栋闲置旧楼摇身一变,成为党员开展教育(jiàoyù)培训的所在。这座乡村(xiāngcūn)党建学院(xuéyuàn),拥有4间多功能教室、50间学院宿舍,主动链接市区两级师资库26名专业教师,形成专业化一体化党员集中培训基地。去年,田洋村作为(zuòwéi)厦门市深入学习“千万(qiānwàn)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观摩点,因(yīn)推广乡村党建基地建设的“同安经验”而受到赞誉。

以此为(wèi)中心,串起党群服务中心、田洋书院、爱拼(pīn)食堂、艺术家工作室、农特产品展厅等(děng)(děng)多个党员现场教学点,整合规划(guīhuà)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等多条精品动线,可提供定制式培训服务。截至去年底,面向全国各地党员干部(dǎngyuángànbù)举办履职提升培训班50余期、覆盖1500人次,其中,对接新疆、西藏(xīzàng)、青海、宁夏等各地党员干部开展培训600余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与研学团队在此驻足、交流、沉淀。

如今,田洋村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爱党、爱村、爱邻、爱学、爱拼”的“爱在田洋”党建品牌,每年接待省内外5000多人次的参观考察。“我们不靠(bùkào)山也不靠海,是靠党组织一步一脚印(jiǎoyìn)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陈水让表示,今后将(jiāng)持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径(lùjìng)。

大同街道田洋村毗邻同安(tóngān)老城区,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3.7公里西溪生态(shēngtài)水系环绕村庄(cūnzhuāng),是“远山近水田绕村”的城中村,常住人口4350人。田洋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乡村(xiāngcūn)治理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称号。

(厦门日报记者(jìzhě) 林健华

同安区大同街道田洋村:文旅出圈 网红村探索长红路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