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坐地铁 看文物 穿古今 探津门文脉新生

体育正文 186 0

坐地铁 看文物 穿古今 探津门文脉新生

坐地铁 看文物 穿古今 探津门文脉新生

央广网天津(tiānjīn)6月27日消息(记者韩雨晨)在距离天津市南开区(nánkāiqū)东马路地下(dìxià)8.6米,一道长达21米、高2.1米的故城墙静卧于此。夯土层的肌理、砖瓦筑基的智慧、护城河(hùchénghé)的遗迹,与地下飞驰的地铁列车形成时空交响……这就是(jiùshì)位于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站内的明清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日前(rìqián),记者与首批市民代表前往展厅内,提前打卡体验,感受津门文脉新生。 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剖面(央广网记者(jìzhě) 韩雨晨 摄) “好么,地铁(dìtiě)站里的博物馆,真是开眼界(kāiyǎnjiè)了!没想到还能看见600多年前的老城墙,在(zài)地铁里面看到文物了,这是咱天津的首创啊!不错!”市民张大姐(dàjiě)感慨(gǎnkǎi)道。据了解(liǎojiě),天津地铁4号线东南角站新增文物展厅项目位于南开区东马路与南城街交口以南,建设范围包括文物展厅、连廊及2座地面出入口。文物展厅位于东南角站北端区域,建筑面积超600平方米。其中城墙土遗址位于展厅内,平面呈Z字形,是天津建卫620余年的实物见证(jiànzhèng)。 2017年,天津(tiānjīn)地铁4号线东南角(dōngnánjiǎo)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发现天津古城墙基遗址与地铁施工范围的重叠。随后4年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zhōngxīn)先后进行3次考古(kǎogǔ)勘探,清晰勾勒出天津卫城(wèichéng)600余年的历史脉络。天津市文物局多次组织召开专家现场咨询论证会,一致认为本次发现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chéngshì)考古的最重要发现,应实施原址原状保护和有效展示利用。 “在地铁建设中进行地下城墙遗址原址原位的(de)保护(bǎohù)与展示,在全国(quánguó)尚属首例,其既要满足地下文物保护需要,又要保证民生工程建设。”据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所属地铁集团项目(xiàngmù)副经理牛连超(niúliánchāo)介绍,为了让这段珍贵的历史实物见证得以永续保存,项目人员用“绣花功夫”破局,采用“托豆腐”式顶进术,138根钢管以每分钟0.1毫米的精度潜入(qiánrù)遗址底部,如同为文物铺设钢铁托盘;用“避振铠甲”护真容,44组弹簧支座将列车振动削减至(zhì)安全阈值的十分之一,让城墙遗存安枕无忧(ānzhěnwúyōu);逆作法精工五步,从钢桩稳土、顶管支撑,到减震(jiǎnzhèn)支座永久承托,实现遗址“原址原位”保护。 市民参观(cānguān)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展厅(央广网发 葛芳冰 摄) 目前工程建设任务(rènwù)基本完成,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在进行开通运营筹备工作。“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我们将全力(quánlì)加快推进项目开通前的各项运营筹备工作,力争让承载着天津建城历史(lìshǐ)的明清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展厅早日向公众(gōngzhòng)开放,成为市民了解城市起源、触摸历史记忆的文化新地标(dìbiāo)。”牛连超说道。 这场“与(yǔ)历史对话”的(de)工程,不仅(bùjǐn)让沉睡的元明清遗存重见天日,更树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与文化(wénhuà)遗产共生的“天津方案”,开创了地铁空间与文化遗产共生的先河。天津市通过文物展厅的“文化锚点”,不仅让老城厢的历史可触可感,更以地铁流量为纽带,将古文化(gǔwénhuà)街的非遗体验、仁恒伊势丹的现代消费、夜市的烟火(yānhuǒ)气串联成环,形成“看展—逛古街—品美食—购潮物”的消费闭环。这种(zhèzhǒng)“以点带面(yǐdiǎndàimiàn)”的联动,既让地铁从交通载体升级为文化体验入口,也为历史街区注入年轻消费力,成为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更新范例。 此外,据了解,以东南角站为(wèi)代表,天津轨道交通全网正以“一线一色一主题,一站一景一故事”的(de)理念,将城市记忆融入每个空间,成为串联历史(lìshǐ)(lìshǐ)文化(wénhuà)的黄金线路。乐园道站的“桥文化”主题墙,用艺术装置展现解放桥、金汤桥等海河名桥的百年(bǎinián)变迁;西北角站则(zé)以相声文化为主题,候车区的趣味互动屏可(píngkě)随时点播经典段子,让乘客在等待中感受(gǎnshòu)津味幽默;吴家窑站以“天津记忆”为主题,站厅墙面橱窗式陈列着各个时代代表性的生活物品,烘托出怀旧气息;文化中心站巨型油画“海河之春”,展示30年来天津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将天津站、解放桥、海河、津湾广场和天开园(kāiyuán)等著名(zhùmíng)地标建筑集中展示。这些特色站点不仅是交通节点,更成为市民游客拍照打卡、了解城市历史的文化窗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shìchǎng)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kě)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wèijīng)授权(shòuquán)不(bù)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坐地铁 看文物 穿古今 探津门文脉新生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